FIBA规则解读:王岚嵚事件分析与经典垫脚案例回顾

2025-09-29 02:47:59

在CBA新年之战中,北京北汽主场以精彩表现战胜辽篮,成功实现了赛季主客场双杀。在比赛的第三节还剩4分20秒时,陈盈骏在发现时间所剩无几的情况下,选择迎着王岚嵚投射一记超远三分。然而,在落地时,他不小心踩到了王岚嵚的脚,最终需要队友将他抬离赛场。

随之而来的舆论纷纷指责王岚嵚故意垫脚,造成了王岚嵚被推向网络暴力的漩涡。对此,理性球迷应先了解FIBA和CBA的相关规则,以正确审视该事件中的垫脚行为。根据篮球规则,垫脚是指防守球员有意或无意将自己的脚放到进攻球员落点上,这样的行为会有导致对方扭伤脚踝的风险。

裁判在判罚上会考虑几个因素:第一,判断防守球员的脚是否超过自身圆柱体并有明显前伸动作;第二,看落地的位置,如果防守球员的脚在进攻球员落地处,则可能构成恶意犯规。

针对此次事件,回顾王岚嵚的表现。辽篮在防守时采用无限换防策略,而当陈盈俊准备进行远投时,王岚嵚并未进行贴身防守,而是在后撤并起跳干扰对方投篮。此时,陈盈俊的落地动作略显前倾,最后不慎踩到了王岚嵚的脚。可以说,王岚嵚的防守动作非常干净,并不存在故意侵犯的行为,因此裁判基于现行规定认定此为意外事件,王岚嵚并未犯规,更无法构成违体行为。

对于垫脚的行为,有许多典型案例值得关注。例如,洛佩斯对保罗的防守、字母哥在篮板争夺中对欧文、以及曾繁日对孙铭徽的垫脚行为,都显示出守方球员故意伸脚的恶劣行为。而徐杰针对朱旭航的案例尤为经典,他在对手即将落地时刻,故意伸出脚使朱旭航不慎踩到。

CBA联赛中也存在保护球员不受垫脚影响的积极例子,如北京首钢的吉布森在投射三分时,防守者赵继伟及时收回自己的脚,避免了潜在的垫脚伤害。这些案例提醒我们理解和遵守篮球比赛中的规则,是公平竞技和保障运动员安全的基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