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8月5日23点,中国男篮将在沙特吉达的红海体育馆开启亚洲杯首战,对手是东道主沙特阿拉伯。
这场焦点战的门票价格刚刚公布:最低档仅售12美元(约86元人民币),最高档80美元(约573元人民币)。
这个价格让国内媒体直呼“不可思议”——要知道,就在一个月前,中国男篮对阵委内瑞拉的热身赛,最高票价高达1680元人民币。
更夸张的对比来自国内联赛。
广东全运男篮近期三场热身赛的最低门票为380元,比亚洲杯最低价高出近4倍。
而今年2月U20亚洲杯国青对阵沙特的淘汰赛,票价定为180-480元,开票瞬间售罄。
如今亚洲杯正赛票价竟比青年队赛事还低,球迷调侃:“沙特这是搞慈善? ”
沙特主办方的担忧显而易见。
尽管坐拥能容纳1.8万人的现代化红海体育馆(配备NBA级地板和智能空调系统),但篮球在沙特并非主流运动。
今年3月世界杯预选赛期间,沙特对阵中国男足的比赛,现场涌入超2000名中国球迷,占观众席重要比例。
这次他们显然希望复制成功:低价策略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球迷基数。
中国男篮的参赛背景强化了这种期待。
作为亚洲杯16冠王,中国队虽近年战绩下滑(上届仅获第八),但核心中锋杨瀚森刚结束NBA夏季联赛征程,人气正旺。
小组赛与中国同组的约旦、印度实力较弱,出线形势乐观,更可能吸引球迷长途追随。
展开全文
沙特的“押注”并非空想——今年初国青亚洲杯淘汰赛对阵沙特时,480元的门票被秒光,印证了中国球迷的消费力。
商业层面的反差同样耐人寻味。
同样是沙特举办的体育赛事,本届亚洲杯VIP包厢门票曾被炒至5800元。
但普通坐席却坚持低价,甚至低于成本。
这种“高低配”策略意图明确:用平价票填满看台,营造热烈氛围,换取赛事影响力和转播效果。
毕竟对志在申办2034年世界杯的沙特而言,这场亚洲杯是展示办赛能力的绝佳窗口。
中国球迷的响应已在社交媒体发酵。
“从北京飞吉达机票5000元,但门票只要86元——四舍五入等于免票! ”有网友晒出购票订单。
不过现实阻碍仍在:13小时飞行、50℃高温差、语言沟通等问题,考验着非资深球迷的决心。
3月国足客战沙特时,“龙之队”球迷组织通过团购1500张票集结助威,这次篮球迷会否复制足球迷的远征模式?
距离比赛开幕仅剩7天,573元的最高档门票尚未售罄,86元档余票充足。
沙特主办方紧盯的售票后台数据,或许正等待中国球迷按下最后的支付键。
这场沙漠中的篮球盛宴,最终看台会染上多少“中国红”? 答案即将揭晓。
数码浪潮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